人民日报推荐的《九大黄金教育法则》(为孩子收藏)

所有成功都有迹可循,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特定的生长轨道,能飞多高走多远,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掌握专业的教育方法,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让养孩子变得简单可靠。

人民日报推荐的《父母教育应该知道的9大教育法则》,我们一起来学习。

01

鱼缸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有一个漂亮的鱼缸,里面养着一些热带杂鱼,两年了依旧只有三寸之长。有一天,鱼缸不小心被打碎了,人们便把这些鱼养在了一个喷泉水池里了,两个月后,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些鱼竟长大到一尺多长。

大家纷纷议论是什么原因让鱼一下子长那么大,有人说是喷泉里的矿物质促进了鱼的成长;也有人说是因为喷泉里的水是活水,有利于鱼的生长……

总之,众说纷纭,后来,一位养鱼专家一语道破了天机:那就是喷泉池要比鱼缸大得多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鱼缸法则”。

孩子的教育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和鱼儿一样,他们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空间。要想孩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就要给他活动的自由,而非拘泥于“鱼缸”中,就像栽在花盆里的树苗,是永远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父母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而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02

罗森塔尔效应

 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这是一个心理学效应。

罗森塔尔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家,他做了一个实验:

到一所学校的每个班里随意选出3位孩子,共选了18位,然后把名单交给校长,并告诉校长这些孩子是经过他的测试和评估,是智力超强、能力也非常厉害的孩子,将来必定有非凡的成就。

校长拿到这份名单非常兴奋,学校会出现天才了,而且经过这么著名的专家的检验,一定是真实的!所以,校长找来这18位孩子的家长,告诉他们专家的鉴定结果:孩子非常聪明、能力超强

于是,学校对这些孩子特别重视,家长也不像以前那对他们诸多挑剔,而孩子得知鉴定结果后也特别兴奋,比平常更加努力地学习。

经过一段时间,家长们更宽容了,对孩子的鼓励特别多,学校老师也更加关注和重视鼓励,孩子的上进心也更强了。

半年后……

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校长非常开心地说:“你们真是太厉害了,经过你们鉴定的学生,现在全部是名列前茅!

这时,罗森塔尔非常清楚,这些孩子只是随意选出来的,并没有经过所谓的评估,所以,也就证实了他的想法:

只要我们的孩子有足够多的重视、足够多的包容、足够多的鼓励,而且被我们认定他是聪明、能力强,就算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也能在学习上以及将来有非凡的成绩。

积极的期望,其实就是一种外界的支持。

的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这种支持力量的核心,家人、朋友的期望支持也更有塑造力。在挫折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对这种力量都非常期待。反过来,缺少这种积极的期望与支持,他就变得消极,或者在挫折后一蹶不振。

03

强化定律

培养好习惯

 

在水里放一堵玻璃墙,鲸鱼和食物各放在一边。一开始,鲸鱼猛烈的撞击玻璃,后来它终于发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一段时间后,它不再撞击了。把玻璃墙折了后,鲸鱼还是如有玻璃墙一般,只在自己的那边活动着。

人的行为正如这个故事一样,如果一个人的某种日常行为总是被忽视或抑制,那么,当以后再遇到这种行为时,个体就会自觉地尽量回避。反之,如果某种日常行为总是被关注或赞赏,那么,以后再遇到时,个体就会自觉地做出这类行为。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不管其本能有多么强大,其行为是良好的还是恶劣的,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得到强化,最后也会逐渐消失。

对于孩子来说,强化定律不仅是一种学习良好行为的心理机制,也是帮助他们纠正不良行为的教育手段。

我们要注重孩子的细节,注重引导。

一个好的习惯,就是一笔财富,他会受益一生。

04

狼性法则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假设一个公园,没有假山或屏障,没有曲折的道路,我们从外面就能一览无遗,那你就不会对它有多少兴趣。相反,正是有那些未知的景物,我们才愿意进去了解了解。

人对事物的好奇心是容易变化的,同样的事物,加以变化,有时带上些游戏成分,结果会更好。

怎么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呢?

让孩子跟随兴趣走

父母要把生活中的知识用孩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他们会主动的参与其中。由于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他们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随着兴趣的越来越浓,好奇心也会越来越重,从而更容易获取知识。

塑造好奇的行为习惯

好奇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父母应该尽量的让孩子去进行思考,在语言表达上面适当的要有一些差别,这样孩子才能获得不同的感受,对待每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好奇。

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控制程度,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对于孩子知识的灌输,父母们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多会占挤他们大脑的存储量,减少他们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当然也不能给予孩子太少的信息,否则他们就很容易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确的方法是掌握的信息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的去求知。

05

梦想法则

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当我们给孩子交待一件事时,不要急着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成什么样就行了,必要时给他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让他们去想好了,在这期间,我们只需要鼓励鼓励。

去挖掘孩子的想像力,而不是告诉孩子“标准答案”。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我们只要告诉他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样就好,并不需要急于求成,告诉他们怎么样去做。因为他们的想象力也出乎我们的意料,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有人会说:生活在真空的孩子长不大,未来无法适应环境

纵观我们身边的成大事者,几乎都曾经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梦想,即便当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坚持总会换来收获。

06

南风法则

教育孩子讲求方法

南风与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约定着,看谁能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北风张牙舞爪的吹,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徐徐的吹,直到风和日丽,行人都脱掉大衣。

这种启发人们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达到目的的做法,被称作“南风效应”。

好比,一个错误一旦发生,就算再发火,它也发生了。

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复这个错误并要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孩子犯错时,首当需要的是了解事情的情况,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与他们对话时,如果我们也能多实行一些温情教育,多点“人情味”式的表扬,合理的运用“南风效应”,满足孩子的内在需要,培养他们自觉向上的积极心理,就能形成亲子间良好的对话氛围,从而在教育孩子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7

自然惩罚法则

 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儿童所受的惩罚,正是他的过失所带来的自然结果,这就是自然惩罚。用我们的话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

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自己感受经历的东西,往往比我们传教给他的深刻。

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学会: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不是迁怒于人

在孩子自主的探索中,虽然也会有磕碰撞伤,但他也会学到很多保护自己的经验。因此,父母不要过度保护、限制他的活动,否则,只会剥夺了他发展本能的机会,或压抑了自我保护的欲望,时间长了,孩子就更加不能分辨危险情况,完全依赖大人的保护。

孩子有时会受伤,父母不必大惊小怪,提醒、警告、指导、帮助孩子处理伤口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十分严重,千万不要因此限制孩子的活动,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受伤很可怕的印象。

08

尊重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课堂上,老师拿出一本著名漫画家的书,告诉孩子们书里的故事,然后让他们自己讲一个故事并画出来。尽管孩子们的故事并不精彩,老师还是很认真地记下来并告诉孩子,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

平等的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

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学样,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对年幼的孩子,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大人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谈。任何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而羞于在人前开口,也或许反之,令孩子非要不合时宜地插话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09

延迟满足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区别的就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

这个等,就是耐心。

克制是可以培养的,有一个“三分钟”游戏,要求孩子在三分钟内坚持做一个事。三分钟,正适合孩子的注意力特点,三分钟之后,就打住,经过多次培养,形成习惯,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物了。

此外,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的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候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就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刻意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但别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急于求成只能事倍功半。

灵活运用这9条黄金法则,一定会收获优秀的孩子。

-END-

“你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相关推荐

神医扁鹊“治未病”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神医扁鹊“治未病”的故事,看看这位中国中医学界的开山鼻祖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故事解读“治未病”的中医核心理念。 治病莫如防病 良医防患于未然 扁鹊成名之后,周游列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 ...

激励孩子的良言妙语,家长每天都说一说!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激励,最能让他们振奋。 要想孩子更优秀,这些激励孩子的良言妙语,家长日常一定要多说。 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