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走出自我?高手父母发展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四条原则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能和他人联结,同时保持独特的自我认知,是人类的幸福和成就的源泉!其中能够保持自我认知,说的是能够对自身进行洞察,能对自己情绪和身体具备觉察能力,而能够与他人联结讲的就是人的共情能力。

根据现在社会学家对于大规模人群的跟踪和调查,幸福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够将注意力和热情投入到他人的利益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自我,通过将”我”通过融入”我们”,才会发现人生的意义和快乐。

社会科学研究和调查的结果,也和我们的认知保持着某种一致。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我们希望他们能在社会关系中,能宽容、谦恭、有爱心和善于合作。但我们看看眼前的孩子,他们的现状却多是以自己为中心、无力感受他人、不会分享、也无法合作。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焦虑和不安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需要知道,孩子的”上层大脑”,也即包含理性思维、合作互惠思维的部分要等到成人之后才完全成熟,我们不能现在就要求仍然还是孩子的他们现在就必须做到。但是现在针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我们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吗?也并不是这样,我们仍然可以积极地去引导,为孩子逐渐发展自己的人际能力做好准备。

  • 我们能够做这样的引导和准备么?答案当时肯定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的生理基础,每一个大脑天生都具备的能力-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能够联结他人心灵的能力,能够识别他人的感受、欲望和观点的能力,这是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核心功能。

现代科学家们对大脑的研究揭示,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为关系而生。它们本能地会从身边的关系当中,接收信号并建构内在。当我们和重要的人相遇或经历重大的事情之后,我们的大脑常会开启新的模式,这就是大脑的发展模式。

大脑中还存在着神奇的镜像神经元。关于镜像神经元的典型实验,就是科学家们发现吃花生时猴子大脑中被激活的神经元簇,与猴子看到吃花生时,大脑中被激活的神经元簇是几乎相同的神经元簇。在我们生活的体验中,当我们走近大笑的人群,我们的脸上会自然呈现出笑容,而当我们走进同事都神情严肃的办公室,我们的全身也会马上发紧。

镜像神经元能够让我们的大脑对他人可预测的目的性行为进行反应。这种反应不仅能让我们感觉和预测他人的行为意图,也能让我们体验到他人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当我们身边匆匆经过一个抱着生病孩子的妈妈,我们的心里立即感到巨大的焦虑及沉重。

我们大脑的发展模式和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让我们具备了愿意与他人联系、能够感受他人的行为及感受他人情绪的生理基础。那孩子们当然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完全胜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那我们需要如何为孩子做准备呢?

我们需要为孩子创建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模式。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模式,将为孩子们发展乐于、勇于和善于人际交往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提供童年时期的高质量高亲密度的家庭人际氛围,尽量让家庭充满温馨和幸福。

在家庭里游戏和玩乐以及开心大笑的氛围,能够让孩子对人际联结,产生良好的感受和期待。在多个孩子的家庭里,孩子之间的快乐多于冲突将会让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在长大后更加亲密和长久。父母对孩子持续稳定的关注,敏锐的回应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将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在社交、情绪、身体和生活上都发展得更加优质。在家庭环境中,积极的亲子关系将会让孩子把人际关系等同于安全、快乐、被理解和被呵护。而消极的亲子关系,则会让孩子将人际关系等同于挫折、忽视、淡漠、竞争和苛责,从而让孩子在童年慢慢关闭大脑中与他人联结的通路,不再发展自身的人际联结能力。

其次,父母要支持孩子创造良好人际交往的体验,鼓励孩子多去练习交往。

而父母与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成为极好的示范。父母能够经常、规律的与朋友来往。在交往当中的体贴、关心和互助,将给孩子做出身边的示范。发达的肌肉需要不断的练习,孩子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成熟的心态也需多练习。但是我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没必要过高,不需要次次成功,也不要强迫。面对孩子遇到的交往挫折,也能以坦然、放松的心态去看待。让孩子在宽松、自由、支持的氛围中,他们就会长势喜人。

为孩子创建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模式第三点,是要让孩子在关系中学习接纳的心态。

孩子在人际交往当中,内心的状态会有两种,一种是接纳,是开放、包容、接纳的一种状态。接纳的心态,将会开启孩子的社交系统,让孩子在社交中体会到存在感和安全感。另一种则是反射,孩子的内心,是防御、封闭和对抗。这种时候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就会草木皆兵、挑剔刻薄,从而难以相处。只有孩子的内心状态是接纳的,才能帮助孩子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才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当中持续的获益和成长。

为孩子创建积极的交往心理模式第四点,是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保持独立的自我。

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需要基于关系中每个独立健康的自我。让孩子保持独立的自我,需要让孩子对自己保持觉察,能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内心,能发展出基于对自身能力认可的自尊。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既不完全只信自己,给人感觉自私自利,也不会导致完全依赖别人,丧失自我甚至受到伤害。

帮助孩子积极做好准备,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持续关注、练习和积累社会交往的意识和能力,逐渐勇于、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并从中不断收获和成长,一定是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的最好的礼物。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有更好的看法和建议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和讨论。

相关推荐

陪孩子成长,父母也必须成长

“我儿子不爱学习,该让他看什么书?”“我女儿自律性差,应该读什么书?”“我儿子做事缺乏耐心,我怎样教育他?”“我女儿脾气暴躁,我该怎样应对?” 经常有家长问这些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总结出三个规律: 1、在家长 ...

告诉孩子:习惯的差距就是成绩的差距!

一个让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又重新回到视野里了——为什么孩子成绩还是不理想?为什么孩子恨不得24小时都学习,成绩还是上不来? 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有没有想过,或许是习惯的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