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教育的意义是,教会孩子懂得窥视人性,而不是任人欺负

善良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但善的前提是明智。善是谦让,但并非软弱。在如今越来越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善良再也不是一个可以让人称赞的行为,而变成了一种为人利用的工具,变成了一种任人宰割的软弱性格。

​不少家长从小教育孩子,凡事懂得谦让,有玩具大家一起玩,有零食大家一起分。甚至还教育孩子,有一些人的行为只是和你开玩笑,让孩子不要记在心里。

这种想法就会导致孩子分不清被欺负和开玩笑的区别,明明有的孩子在玩游戏的途中被别的孩子恶意推阻,但他却以为是在玩闹。明明有的孩子就是来抢另一个孩子的东西,另一个孩子却以为这是分享。

身边有孩子的父母都多多少少有过这种经历,原本以为是孩子间小打小闹的事情,最后发现事实真相有那么严重。这都是平时没有教给孩子善良是有底线这个道理的后果。

一、善良教育的好处有哪些

1.让孩子懂得尊重,减少叛逆情绪

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必定是懂得尊重的,而一个懂得尊重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无论是面对比自己年长或者和自己同岁的人,尊重都是一个促进交流的最好的方式。

尤其对于父母来说,很多孩子有叛逆心理的前提就是因为双方都不懂得尊重。而一个懂交流,懂尊重的父母,必定会受到孩子的信任。孩子在信任父母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叛逆情绪产生。

2.心怀悲悯,乐于助人

并不是所有人生来都喜欢帮助别人,有一些人因为怕麻烦自己,所以拒绝了帮助别人。等到自己需要帮助时,却无人可帮。

当一个善良的孩子会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设身处地地想到别人此时有多痛苦,因此愿意付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帮助别人渡过难关。

3.懂得替别人着想

能替别人考虑这种行为,首先是来源于对人的尊重,其次是善良。这个尊重不仅是行为上的尊重,更是心理上的尊重,他们会明白别人心中所想,更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

这样的孩子更能够适应周围环境的不同,因为他们从小就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模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而面对这种人,一定要求同存异。不能强迫对方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但首先要懂得想对方所想。

二、怎样教会孩子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1.让孩子懂得是非对错

善意是需要有前提的,而前提就是懂事明理。一个不懂道理的人所作出的所谓的善良的行为都是愚善,这种善良不仅不会帮到别人,反而会害了真正善良的人。

父母要教会孩子在面对善良的对象时需要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事情,而不是看谁处于弱势就去帮助谁,善良需要“窥探人性”,窥探那些躲在表象下的东西。很多人的弱势是具有伪装力的,这样不明是非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助纣为虐。

2.善良不等于软弱,必要时可以反击

很多心怀不轨的人愿意将别人的善意看作一种软弱,可以随意欺凌,而很多受了别人欺凌的人分不清这种行为的意义,有时候会选择原谅或者遗忘。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善良只给那些值得被帮助的人,有一些不值得别人以善意对待他的人,要么选择避而远之,要么就在他主动欺凌的时候反击回去。

这种反击算正当防卫,而并非是伤害别人。如果自己无法拿捏,一定要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让更有权威的人来判断这件事。

3.不要轻易否决孩子的善良

很多孩子拥有善良,但也许他们并不懂得善良。他们在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帮助别人,并不会想太多。

如果孩子的行为有任何不妥,家长首先应该否决对方利用善良的行为。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善良,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扼杀孩子善良的本性。

总结

虽然社会现实非常残酷,但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心性培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善良的人,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心性善良行为软弱的人。只有有底线的善良,才会让善良发挥作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

相关推荐

神医扁鹊“治未病”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神医扁鹊“治未病”的故事,看看这位中国中医学界的开山鼻祖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故事解读“治未病”的中医核心理念。 治病莫如防病 良医防患于未然 扁鹊成名之后,周游列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 ...

激励孩子的良言妙语,家长每天都说一说!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对于孩子来说,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激励,最能让他们振奋。 要想孩子更优秀,这些激励孩子的良言妙语,家长日常一定要多说。 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赞赏 ...